从城里的CEO到村里的“多肉大王”,一位农创客和他的多肉“王国” ...

[复制链接]
查看1078 | 回复0 | 2024-5-9 18:36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东坑镇深垟村距景宁县城32公里,因为有着独具特色的石砌民居群落,被称为“石头村”。如今,村子又多了一个新名字——“多肉石寨”。在这里,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遍布村落,村民们甚至将多肉种植到院墙上,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多肉石墙。这一切源于一位农创客的“突发奇想”。在雅景多肉基地,记者见到了景宁雅景花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勇。他正和社员们忙着检查手里的多肉植物,“2万平方米的生产大棚,400多个多肉品种,大家都说我打造出了一个‘多肉王国’!”


吴勇和他的多肉“王国”。受访者供图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

大棚里,品种繁多的多肉植物让人目不暇接:长得像树一样的绿法师,能塑造墙面浮雕感的胧月,蜷缩成花朵形状的山地玫瑰,还有与星座契合的双子座、摩羯座……2009年前,吴勇在杭州从事服装设计工作,并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公司,事业小有成就。当大家都以为他会在大城市闯出一片天时,吴勇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——回到家乡种起多肉植物,创办景宁雅景花木专业合作社。“我是从深垟村走出去的,但我觉得自己的根始终在这里,所以决定还是回村为乡里乡亲做点事。”吴勇说,种植多肉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被多肉植物的萌态所吸引,从此就成了“多肉控”。“刚开始也走了不少弯路,由于缺乏经验,种植的多肉不是发不了芽,就是小苗种不活,年产量也只有6000盆。”经过多次尝试和不懈努力,吴勇培植的多肉由原本“病恹恹”的模样变得生机勃勃。如今,合作社的多肉基地常年存圃量达60余万盆,已成为全省最大的多肉生产销售企业之一,2023年销售额达1000余万元,带动了230余户村民增收,吴勇也成了远近闻名的“多肉大王”。不同于传统农业,这些多肉的种植不需要“靠天吃饭”。“我们10多个多肉大棚可全是高科技。多肉养在棚里,空气及地面温度、湿度、水肥、日光都能智能调控。”吴勇说,大棚内配有覆盖密闭保温内棚设施、全自动遮阴系统、覆盖照明设备等,基地得以实现365天全生产全销售。“你看看这个。”吴勇手指向头顶的一张黑网,“这是大棚的遮阴网,专门负责控制日照的。当太阳照射超过2万勒克司,就会自动合拢;如果低于2万勒克司超过半小时,又会自动打开,让阳光照射进来,让多肉们不会‘着凉’。”生产效益明显增加的同时,让吴勇有了更多的想法——如何让多肉美化村庄带动全域旅游、让基地辐射带动更多村民增收创富?为此,吴勇通过向村民免费赠送多肉种苗、定期上门进行技术指导、基地回收或自由售卖的方式,带动村民在自家房前屋后、庭院围墙的石头上种植多肉。渐渐地,“多肉石寨”“会开花的石头”开始走红,吸引了大批县内外游客前来打卡。


吴勇在为村民讲解多肉种植知识。受访者供图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

“现在,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多肉。村里人将多肉盆栽摆放整齐并贴上价格标签,旁边设置一个二维码,游客选中喜欢的多肉,可扫码付款直接带走。”吴勇借着景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契机,将基地打造成为融文化、创意、科普等为一体的雅景多肉文化(休闲)园,年游客量超过10万人次,年产值约450万元。“把多肉种进这片我深爱的土地里,更希望它像一颗致富的种子,让山村景更美、民更富。”阳光下,基地里各色多肉色彩斑斓,舒展出不同的姿态,看着逐渐热闹的小山村和村民脸上舒心的笑容,吴勇的脸上笑意不减。


5月9日,浙江日报4版刊发

监制丨范波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加入

x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加入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