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产业发展综述】多肉组培袭来产业加速洗牌

[复制链接]
查看1422 | 回复0 | 2018-10-4 10:40:1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  与红掌、凤梨、蝴蝶兰等品种相比,多肉组培苗并不常见,近两年才大量出现,为何多肉组培这么神秘?大部分多肉植物自身繁殖速度比较快,那多肉组培的意义何在?短期内快速上量,多肉组培将给行业带来怎样的危机?
        目前,全国超过80家企业和科研机构生产多肉组培苗,但专门生产的企业并不多,其中长三角和闽南地区生产的组培苗数量较大,珠三角地区也有少量产品。福建做多肉组培苗的就有5家至10家,很多是以前生产蝴蝶兰、大花蕙兰、林业种苗的企业,近一两年转做多肉组培。长三角地区多肉组培兴起较早,西萍园艺、杭州农科院等早就有多肉组培苗,但多是订单形式或客户委托生产,产量不大,近年大地园艺种苗有限公司也推出了大量组培苗。
       实际上,多肉组培在国内发展时间较长,只不过早期都以代工出口为主,鲜少在国内露面,因此显得神秘。十年前就有组培企业做多肉组培苗销往荷兰、美国、日本、澳洲等地。国外多肉组培订单都是小品种、小数量,出于商业需求,客户都使用自己的产品代码。
       由于投资少、生长周期短、见效快,多肉组培门槛低于红掌、凤梨等品种,除了锦化品种组培难度大一些外,大部分品种组培难度并不高。不少多肉本身通过籽播、分株、叶插等方式就可快速繁殖,那么组培意义何在?其实,现在销售的大部分组培苗都集中在十二卷属植物,如OB、冰灯玉露、紫肌等品种组培量较大。十二卷品种价格高、生长速度慢,繁殖系数低,组培是目前唯一可以帮助这些品种实现快速扩繁的方式。实际上,多肉组培的优点就是短期内可以获得大量一致性种苗,实现批量生产,满足了现代种植业规模化、周期性的生产需求。
       不过,多肉组培的快速繁育同样对现有多肉品种价格体系造成了冲击,比如原本一些价格较高的玉露通过组培方式大量繁殖,市场价格跳水。近两年,市场对多肉组培苗的需求崛起,但无序发展使得产业存在隐患。国外通常对单品组培苗的需求量为几百株到几千株,一般不超过1万株,而国内单个品种动辄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株,天价国兰组培后身价缩水也是前车之鉴。价格下滑,虽然有利于多肉推广,能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以前的贵货,但也容易导致近似品种全线崩盘,拉低多肉的整体价格。
       相对于其他盆栽花卉,多肉植物利润高、单位面积产量大,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传统市场快速发展,不过组培会加速产业重新洗牌,要看企业如何调整自身定位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加入

x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加入

本版积分规则